第一百四十七章 林麓书院-《我有一个剑仙娘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林麓书院位于望阙东城外。
    深藏于数百里处僻静优美的林麓山中。
    毗邻离渎。
    可谓是一面依山,一面伴水。
    林麓书院乃是望阙洲的两座儒家书院之一。
    千年弦歌不绝,文脉延绵。
    占据望阙洲半数儒脉道统。
    是一洲山下儒生梦寐以求的读书圣地。
    从林麓书院走出的读书人。
    有治国安邦、匡扶社稷的雄才,有文章锦绣、学识渊博的名儒,还有志趣高雅、隐于山水的孤士。
    在山上仙家豪阀或山下世俗王朝传播儒道、争斗百家。
    在赵戎看来,林麓书院就是中州文庙建立在望阙洲的“灯塔”。
    虽然玄黄界诸子百家、诘问争鸣的风暴漩涡在遥远的图南洲。
    但是天下其它数洲亦是被风暴掀起的大浪拍击。
    光是赵戎一路走来,途径那些国家王朝,所见过的被王朝统治者独尊的学派,就不下十种,儒道只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其它百家学派亦在望阙洲有所布置。
    不过据赵戎观察,林麓书院与思齐书院源源不断培养的读书人,还是让儒家成为了望阙洲山上山下的几个显家之一,崇儒风气颇为盛行。
    关于它的建立。
    传闻是最初有一位儒家圣人带领弟子游学,从中洲远游至这处天涯海角。
    敬遵至圣先师“君子见大川必观”的教诲,停步观水。
    那位儒家圣人若有所悟。
    便留下弟子,在这儿建立书院,传承文脉……
    这一日上午。
    风和日丽,山林间,鸟声如洗,空气清新。
    不远处的大江滚浪之声隐隐传来。
    赵戎深呼吸一口气,从马车上跳下。
    他回头一笑。
    “小宛姑娘,幸苦了。”
    坐在马车上的卢宛,瞧了眼昨日消失了一下午,入夜才回来的赵戎,总感觉他好像和之前有些不同。
    但又说不上是哪儿不同。
    还是和之前一样一身简易儒衫啊,嗯,好像腰间的那对好看的玉牌不见了,而且今天还突然背了个书箱,这是要去林麓书院求学?
    她曾经也带过几个信心满满的出手阔绰的书生来到这儿,不过大都……
    卢宛摇了摇头,不再多想,转而笑容清婉道:
    “赵公子若是要赶远路,摇那枚铃铛即可,告辞。”
    赵戎轻轻点头,摆摆手,转身离去。
    不多时。
    他穿过了一小片山林。
    抬目,远方是一片规模庞大、严谨规整的建筑群。
    书院外部显露其清水山墻,灰白相间,格外清新明快。
    它依山而建,前卑后高,层层叠进,错落有致。
    又被林木遮掩,以及亭阁点缀,山墻起伏,飞檐翘角。
    第(1/3)页